翁城,我们来了!但见此地:山川秀媚,土地肥沃,民风淳厚,人物磊落……我们行走,我们看见,我们阅读,我们感受,我们沉默,我们呼唤,我们耕作,我们收获。行走美丽中国,助力乡村振兴。即日起,本院特推出“翁城日记”,用志其事,以壮我行。
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 广州
(相关资料图)
我们在翁城的乡村艺术行动,有个理念——“万物为宝”,很多作品就是利用废料、垃圾来创作的。如“功夫木头”,我们用的那堆木头就是被村民废弃了的,他们可能把它们当木柴烧掉,或者任其烂在路边,朱英元却利用它们创作了两件雕塑;我们从富陂村竹林里捡回来的竹竿,拿回广州来,郭莽园先生一看,甚是喜欢,遂成竹杖;利用杨阿姨家废弃了的门框,做了一组观念+装置作品,《翁城之门》;利用坝子余人们不再使用的各式农具箩筐、锄头、酒瓶……弄了个装置《农耕文明传奇》……
昨晚深夜,和罗亨楷到兰舍茶室去设计海报,见到了阿俊夫妇,他们正在和两个朋友聊天。他们请我们吃了深夜牛腩,极和味,可谓“中国最淡雅之深夜牛腩”。聊了一下。他原在广州做程序员,后来“受陈德道魅力感染”,于是来到这里创业:通过抖音,教人家怎么样来做抖音美食号。做得很成功,已经是这个行业里边的头部。我们提出合作“乡村少年的艺术大招”。跟他讲了初步想法。他认为策划有网感,符合抖音调性。接下来好好规划。他们已经在这个地方安了家,团队八个人,租了兰舍茶室做运维,一个月2000块钱,另外还租了三亩地,做粮食实验,一年租金3000块钱。
今天下午三点,阳光特别猛,整个天空一片透明。我们又到坝子余。很快,朱海文来了。见到他,很高兴,说:见到你,真是放心死了!朱海文带了各种干活的工具——包括水漆,还有饮料。跟他干活,真的浑身是劲啊。
上午,随李和平副书记造访他1996-1997年曾在这里驻村过一年的地方,官渡镇新跃村。当年的老支书也来了,大家见面,特别高兴,班荆道故。昨天,也随李和平副书记参加了和韶关市领导陈少荣、廖锦添、陈江帆的会谈。从新跃村出来,到坝子余。李和平副书记提了很多很重要的意见,包括要整个统一的导览图,来指引大家参观农耕文明艺术馆。接下来去看镇政府旁边的“海报里的翁城故事”。然后到1号粮仓看翁城八景展。
中午,翁源县委书记高忠书记到,和李和平进行了会谈。我们分享了我们在翁城进行的诗歌讲习活动。高忠说,无用之学是非常重要的,诗歌教育就是无用之用。我说诗歌教育是灵魂教育、文学教育、艺术教育,确实重要,翁城孩子比很多地方的孩子要幸运的一点是:他们在小学阶段,就写下了人生里的第一首诗。
下午在坝子余奋战。所有工作完毕,陈德道照例又拿起了扫把、垃圾兜,开始清扫。他说:就怕有铁钉、铁屑遗漏,可能会伤到人的。他说,经过最近这段时间的互动,村民已经非常讲究环境卫生,我们不能留下工作垃圾,给他们增加负担。
下午,翁城农耕文明艺术馆来了一帮人,有年长者,也有年轻人,分别来自深圳、广州、佛山,要搞养老产业,看好翁城,今天来详细考察。
廖阿姨蒸了当地特产艾糍饼,热情地招呼大家吃。杨阿姨要请大家吃豆腐花。一看,原来是卖豆腐花的来到了坝子余。我们谢绝了杨阿姨的好意——不能让她掏钱。
此时,正在切割金属的杨志聪对我说:小龙虾煮好了,要不要一起去吃?任务重,只能下次了。
另一个杨阿姨给大家送来了酸梅。因担心牙齿会被酸掉,强忍不食。
今天,在我的动员之下,余琼营终于创作了第一件作品,以农民艺术家的身份。这个作品很抽象,品格不俗,比余琼先更进一步。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
责编 | 刘以杰